西方人稱牛奶是“人類的保姆”,但中國人與牛奶之間的關系似乎并不總是和諧的,喝了牛奶拉肚子的大有人在。這就是家長們經(jīng)常咨詢的乳糖不耐受。
什么是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指患者無法完全消化乳制品中的乳糖,因此,在食用或引用乳制品后會出現(xiàn)腹瀉、腹脹、腹痛等消化系統(tǒng)問題:這是由于身體內乳糖酶活性降低、缺乏,導致進入腸道的乳糖酶無法吸收,乳糖進入結腸后被細菌發(fā)酵成氣體,大量氣體導致腹脹等,未被消化的乳糖以及發(fā)酵產物使腸道滲透壓升高,流入腸道的水分增加,引起腹瀉。乳糖吸收不良的病因有以下3種:
原發(fā)型乳糖酶缺乏,是乳糖不耐受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使受基因調控的乳糖酶活性降低,或可稱為乳糖酶持久性缺乏。
繼發(fā)型乳糖酶缺乏,是一種暫時性疾病,是指繼發(fā)于各種累及小腸黏膜的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后出現(xiàn)的暫時性乳糖酶缺乏,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嬰幼兒更容易出現(xiàn),這種類型也是最常見的。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多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新生兒期即可發(fā)病,患兒可在生后第一次食奶后出現(xiàn)嚴重水樣腹瀉,易引起脫水。
專家解讀
乳糖不耐受和牛奶過敏不是一回事哦,他們有相似的癥狀,但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情況。乳糖不耐受是消化問題,癥狀的嚴重程度取決于攝入含有乳糖食物的量,吃的食物越多,癥狀越嚴重。而牛奶過敏涉及免疫系統(tǒng)的問題,寶寶可能只吃了一點點致敏食物,癥狀就會非常明顯。
怎么判斷寶寶是不是乳糖不耐受?
1、爸媽只需將所有的牛奶以及奶制品從寶寶的飲食中隔離兩周,然后看看之前出現(xiàn)的腹瀉、放屁、吐奶等是否有所改善,兩周后,慢慢的每天少量的重新將牛奶以及奶制品加入寶寶的飲食,看看乳糖不耐的癥狀是否重新出現(xiàn)。
2、爸媽也可以直接帶寶寶到兒醫(yī)那里去做檢查,兒醫(yī)可以使用氫氣呼吸測試、大便化驗等方法來檢查。
乳糖不耐受如何治療
輕度的乳糖不耐受,生長發(fā)育正常,腹瀉程度較輕,醫(yī)生多數(shù)建議繼續(xù)母乳喂養(yǎng)。少量多次喂養(yǎng),每次少量攝入乳糖,可以減輕乳糖的負擔,從而減少腹瀉的次數(shù)。
比較嚴重的寶寶,除了藥物控制腹瀉以外,醫(yī)生多推薦寶寶喝低糖或無糖的配方奶粉,我國《嬰幼兒喂養(yǎng)建議》,對于急性腹瀉后造成繼發(fā)性乳糖不耐受的寶寶,無乳糖奶粉應喝到痊愈后的2-4周,在轉奶的過程中最好一頓一頓的轉,讓寶寶腸道有個適應的過程。
飲用牛奶前,服用益生菌制劑,或將牛奶和益生菌一起飲用。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益生菌有助于人體對乳糖的分解消化。
食用含有乳糖的食物時,可以配合服用乳糖酶。乳糖酶能夠分解乳糖,預防乳糖引發(fā)的各種不適的癥狀。
今天關于乳糖不耐的知識科普就到這里啦!各位爸媽看完之后是不是擔心又少了一些呢?而且現(xiàn)在市面上不含乳糖的飲品和食物都有很多的,所以即使寶寶有乳糖不耐,爸媽也不需要為寶寶的營養(yǎng)擔心,寶寶一樣可以健康成長。
【溫馨提示】:以上成分內容為科普知識,僅供消費者參考學習,不代表產品功效,請消費者理性閱讀,以上產品不能代替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