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放開二胎,面對這條好消息欣喜不已的,除了早就盼望再次造人的年輕父母,便是敏感地嗅到商機的企業(yè)了。對于目前產能過剩的國內奶粉業(yè),這份從天而降的大禮包實在過于刺激。有人已粗算出了由政策帶來的這只大蛋糕的分量:僅奶粉一項,以眼下每年1600萬新生兒、近700億奶粉市場規(guī)模計算,全面放開二胎后,添丁加口所帶來的奶粉市場增量即達每年140億以上。
如此一只大蛋糕,誰見了都喜歡,然而且慢,國內乳業(yè)界又是一個是非不斷的所在,嬰幼兒奶粉方面的負面新聞,至今想來仍教人頭皮發(fā)麻,十多年前銷售于安徽阜陽等地農村的“毒奶粉”,使多名無辜的嬰幼兒成為“大頭娃娃”,造成身體殘疾。這些含有“三聚氰胺”的劣質奶粉,不僅能導致嬰幼兒腦積水、四肢畸形,還能導致腎結石,甚至奪去幼小生命。除此之外,亞硝酸鈉超標、激素含量超標、產品不實宣傳、“1段奶粉贈送”違法銷售等問題也不時讓國人揪心。洋奶粉并非十全十美,暴露出來的質量問題也夠觸目驚心的,但權衡再三,不少年輕父母仍首選了被認定為“安全”的進口奶粉,導致很多孩子從小到大沒喝過一口國產奶,“大陸游客奶粉被限購”、“奶粉繞道偷渡”、“奶粉水客”之類的奇葩事件也已見多不怪了。
之所以說了一大通有關國產奶粉不太愉快的往事,是為了給正處于興奮狀態(tài)的國內乳業(yè)圈潑點冷水:這每年新增的140億最后歸誰還沒個定數(shù)呢,能不能從大蛋糕上切得一塊,還要看你有沒有能力,有沒有資格,有沒有決心。
政策帶來利好,國內乳業(yè)的新一輪洗牌也將開始。蛋糕正在招手的同時,將要推行的“奶粉配方注冊制”又把中小奶粉企業(yè)往火上烤。這一出自于新版《食品安全法》的新規(guī),要求每家嬰幼兒配方奶粉企業(yè)至多擁有5個系列產品或15種配方,同年齡段產品配方之間要相差6種以上營養(yǎng)元素,由此一來,不少把產銷希望寄托在“一方多品”、走量沖規(guī)模的中小企業(yè)很容易被淘汰出局。專家估算,“奶粉配方注冊制”推行后,現(xiàn)有國內奶粉的2000多個品牌將剩下400個左右,中小企業(yè)若想從中分得一杯羹,首先將會累得脫掉一層皮。
一方面是被洗牌,另一方面知名奶粉外企也已經(jīng)蠢蠢欲動。聞訊而來的澳大利亞、新西亞、荷蘭等國的奶業(yè)巨頭,在讓自己的產品大舉搶占中國市場的同時,正在以合資的形式加速吞并中企,這種“奶源在國外,奶企在國內”的運作方式,迎合了國內消費者“物美價廉”的期求,顯然極有競爭力。另一樁讓人訝異的怪事,是若干國外品牌奶粉竟還通過線上交易平臺和國際快遞來到國內消費者手中,不少淘寶店主充任了“非國標奶粉”代購,生意還相當熱乎。四面八方的騷擾進襲,實在讓已經(jīng)拿起了蛋糕切刀的國內乳業(yè)界笑不起來。
然而這仍是不可復制的難逢良機,來不及猶豫、來不及泄氣,你已被卷挾了進去。2014年6月,《關于推動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yè)兼并重組工作方案的通知》由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布,抓住國內市場增量的大好機會,借助政策扶持,集中原有優(yōu)勢,發(fā)揮市場機制作用,加快多元化轉型當是首選之策。誰都不愿被無聲無息、稀里糊涂地滅了,更何況是有基礎、有想法、又有了機會的剛需業(yè)界。
僅奶粉一項,以眼下每年1600萬新生兒、近700億奶粉市場規(guī)模計算,全面放開二胎后,添丁加口所帶來的奶粉市場增量即達每年140億以上。